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欧美变态深喉囗交XXXX,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單增李斯特菌快速鑒別瓊脂

單增李斯特菌快速鑒別瓊脂

更新時間:2020-02-20  |  點擊率:917

單增李斯特氏菌顯色培養基

(HiCromeTML.mono Rapid Differential Agar Base)

 

 

貨號

品名

規格

存儲

價格

M1924 

單增李斯特菌快速鑒別瓊脂 

HiCromeTM
L.mono Rapid Differential Agar Base

500g(7.1L) 

2-8°C 

詢價

FD214-5VL 

添加劑1

L. mono Enrichment Supplement I 

5管(2.5L) 

-20°C 

詢價

FD181-5VL 

添加劑2 

HiCromeTM Listeria Selective Supplement

5管(2.5L) 

2-8°C 

詢價

 

 

應用

 

用于快速鑒定和鑒別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并與其他李斯特菌物種相區分。 

 

原理     
主要基于“β-葡糖苷酶”、“鼠李糖發酵”和“PIPLC活性”(磷脂酰肌醇特異性磷脂酶C)。

李斯特氏菌*的“β-葡糖苷酶”水解顯色底物,菌落呈藍色。其他菌無β-葡糖苷酶,菌落呈白色。

“鼠李糖發酵”和“PIPLC活性”區分李斯特內部菌種。單增李斯特氏菌鼠李糖陽性,菌落呈藍綠色;同時PIPLC陽性,有不透明光環。綿羊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氏菌)有PIPLC活性而沒有黃色背景(鼠李糖陰性)(2,3)。英諾克李斯特菌PIPLC陰性,沒有不透明的光環。(4,5)。

培養基中的特殊蛋白胨、胰蛋白胨和大豆蛋白胨提供含氮物質、維生素B復合物和其他必需的營養成分。鼠李糖為發酵糖,酚紅為指示劑。氯化鈉維持滲透壓平衡。氯化鋰和添加劑1(FD181)抑制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酵母菌和霉菌生長。磷脂酶C水解添加劑2(FD214),通過在單增李斯特氏菌菌落周圍產生不透明的光環,用以證明PIPLC活性的存在。

 

背景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食源性人類病原體,使孕婦嚴重感染并終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新生兒李斯特氏菌病和腦膜炎或成人和青少年原發性菌血癥。綿羊李斯特菌對人類的致病性不確定(1)。由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英諾克李斯特氏菌具有相似的生化特性,傳統培養基(PALCAM)不能區分。

 

 

培養基組分

 

成份

克/升

特殊蛋白胨

23.000

胰蛋白胨

10.000

大豆蛋白胨

2.000

氯化鈉

4.000

氯化鋰

5.000

顯色混合物

1.160

鼠李糖

10.000

酚紅

0.120

瓊脂

15.000


配制

 

35.14g干粉溶 470ml蒸餾水。加熱使全溶。15磅(121℃)滅菌15分鐘。冷卻至45-50℃。無菌加入添加劑1,2(FD214和FD181)各1管。混勻并倒入無菌培養皿中。

警告:氯化鋰是有害的。避免身體接觸和吸入蒸氣。一旦與皮膚接觸,應用大量水沖洗。

 

質量控制

外觀:淡黃~粉紅粉末。

成膠性:牢固,與1.5%瓊脂凝膠相當。

成品顏色和透明度:紅色的不透明凝膠。

pH值:7.20-7.60

 

培養反應                                                                                   

 

有機體(ATCC)

接種(CFU)

生長

菌落顏色

鼠李糖發酵

PIPLC活性

枯草芽胞桿菌(6633)

≥103

抑制

 

 

 

白色念珠菌(10231)

≥103

抑制

 

 

 

大腸桿菌(25922)

≥103

抑制

 

 

 

英諾克李斯特菌(33090)

50-100

旺盛

藍綠色

(+)黃色背景

(-)

綿羊李斯特菌(19119)

50-100

旺盛

藍綠色

(-)

(+)菌落有不透明光環

單增李斯特菌(19118)

50-100

旺盛

藍綠色

(+)黃色背景

(+)菌落有不透明光環

綠膿桿菌(27853)

≥103

抑制

 

 

 

            

 

加入添加劑后35-37℃孵育24-48小時。

李斯特.jpg

                                                                                         

參考文獻

1.Schlech WF, Lavigne PM, Bortolussi RA, et al.(January 1983). "Epidemic listeriosis-evidence for transmission by food". N.Engl. J.Med. 308(4): 203–6. doi:10.1056.

2.Notermans S.H. and Dufrenne J., (1991),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57(09): 2666-70.

3.Mengaud J., Braun-Breton C. and Cossart P., (1991), Molecular Microbiology, 5(2): 367-372.P

4.Ottaviani F., Ottaviani M., and Agosti M. (1997 a), Industrie Alimentari 36, 1-3.

5.Ottaviani F., Ottaviani M., and Agosti M. (1997 b), Quimper Froid Symposium Proceedings p. 6, A.D.R.I.A.Quimper,France, 16-18 June 1997.